关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维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王耀辉
为推进学校品质课程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7月30日—31日,管城区十八里河中心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师,带着课改实践中存在的疑惑参加了中国教研网组织的“深度学习”教学改革的线上研修。
具体研修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深度学习的内涵及意义,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分学科培训和研讨交流。北京师范大学的郭华教授向大家阐述和解读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他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主题,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最终获得有意义的发展的过程。北京海淀区教师精修学校的罗滨校长结合学科案例,介绍了深度学习实践模型1.0版本和2.0版本,提倡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教授分别带领小学语文团队和小学数学团队,围绕学科单元主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分享单元目标,单元活动内容、持续性评价标准确定的经验,为学校教师进行深度学习的主题活动设计指明了方向。
该校教导副主任时红鹏在教师视频会议中总结说道:“深度学习不是精讲非常深奥的知识,而是要扎扎实实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最好的课堂调动方式,就是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然后将活动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出学生认可的评价标准,深度优化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展。”